一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已至。即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得气后,寒症留针,热证宜迅速出针。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轻而浅刺之意,留针短。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留针时间长。
寒邪:阴邪,主凝滞,主收引,气血凝滞。因气血运行较慢,针刺时间宜长,以侯气至。
热邪:阳邪,性发散,易迫血妄行。因气血运行速度较快,针刺宜快出针以出邪气。
医生手下针感。未得气时,空浮,虚滑,松弛。得气时,沉重,涩,紧。当未得气时,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体质强弱,气血虚实情况,采用候气的方法,以待气至。如果始终不能缠身针感,不可一味为了追求针感而进行过多的手法操作,避免造成针刺部位的损伤。
如果针刺入结缔组织中,以针来牵引结缔组织,局部组织产生紧张感,容易产生酸麻胀,容易得气。
郭氏针灸一般不特意区分寒症热证留针时间长短,但对于热证也会用点刺放血的方法去治疗。留针时长全在手下把握,针下是否气至才是取效关键。
二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得气慢或者不得气,治疗效果就不会好。
气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他可以通过经脉起到推动,温煦的作用。
针刺过程中,得气是针刺起效的重要环节,临床治疗时医者应仔细体会针下的得气感,使得针之气至而有效。如鱼咬钩,一上一下的,吸住之感。如针感如同进入空空荡荡的幽室之中,无所依之感,则不得气。
气至,气到病所之意。针刺得气感通过一定的手法能够向病所在的方向扩延和传播,最终达到病变部位,能够获得好的临床效果。这是得气的最好表现。如扎委中穴,一般针感向下走,但也可以上传到臀部,腰部甚至脖子。 扎上之后,病有缓解,也算是气至病所,不一定必须针感传向病所。
三 扎针前的准备工作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观察患者针刺时的表情反应,万不可因粗心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
饥饿或恐惧时,直立或者侧卧均易出现晕针。晕针轻则心悸亢奋,头晕目眩,恶心欲呕,重则颜面苍白,四肢厥冷,意识丧失。
背目沉掐,不让患者看到进针,压手重掐,让患者感受一下就这么痛,让患者有所准备。
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并通过聊天转移患者注意力。
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
危重病人,色脉不相符要谨慎进针。大寒,大热,大风和晦暗的天气情况,以及饥饿,过饱,醉酒,劳累的情况下要谨慎用针。
对于情况危急的患者,需要紧急送往医院,切莫为求取效而用针。
精其心而穷其法,无艾灸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
凡细微之脉,慎不可以灸。对于气血虚弱衰弱过度的患者不可灸。实热病不可灸。
眼睛附近,血管神经较浅部位,心脏部位,妊娠部位,睾丸,女性阴部都不宜用灸法。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艾灸,尤其是瘢痕灸,容易不愈合。
普通针刺和透刺
轻针慢捻,慢针细捻。五步走:第一揣穴催气,第二进针得气,第三慢针调气,第四滞针固气,第五气尽出针。
揣穴催气:刺手压手配合,分散卫气。

进针得气:右手轻而徐入,徐徐捻转破皮,轻针慢捻。破皮的时候速度要快,但是进针时要轻针慢捻,捻针时及时询问患者感觉。
慢针调气:继续捻转加强,慢针细捻。加强针感,仔细体会针下的感觉,调整频率和进深,寻求最佳的得气状态。先天部,再人部,后地部。不可大幅度提差捻转;控制好捻转的角度和频率,顺时针捻转和逆时针捻转尽量保持一致。一般顺时针180度即可。
滞针固气;拇指前推滞针,气至病所。再缓慢提插,捻转过程中,气如鱼吞钩之沉浮,手下有轻微的重滞感,再把大拇指向食指方向轻轻的再推上半圈或者一圈,加强一下针感,这叫做滞针。
气尽出针:留针半小时或40分钟后,轻针慢捻出。
以照海穴为例子:
第一步,左手先找穴,并掐穴,找到准确穴位并使气散。
第二步,快速破皮,此时针尖刚穿过皮,进深最浅。然后轻针慢捻,慢针细捻,得气。
第三步,调气,得气后才开始真正的治疗,轻提插捻转,加强刺激量,针感会到大腿根处。
第四步,顺时针推半圈或者一圈,然后用意念另子宫或寒或热,闻讯患者寒热情况,如果无应,退针半圈或者提插,令患者感到寒热。此乃意气合一。
第五步,怎么进去的怎么出针,慢慢的提出来。
关于补泻
郭氏针灸在手法上不讲求补泻,主要通过穴位来实现补泻,郭氏针灸的手法强调对穴位的刺激量,强调患者的针感。
子母配穴。井穴有开淤泻热的功效。刺井当刺荥穴。
透刺法
面瘫眼睛不能闭用阳白三透。地仓透精明,关元透中极,平刺带脉,曲池透少海,条口透承山等。
阳白三透,从阳白穴进针,破皮后,分别向攒竹,鱼腰方向进针,最后向丝竹空方向平刺。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推背法
推背-点穴(定喘,风门,肺腧)-拔罐。
先推后背的夹脊穴,推到整个背部和腹部都发热后,再点定喘风门,肺腧,然后拔罐。对哮喘,肺部疾病的治疗很好。
推背分四步。
第一步:患者爬在床上,两胳膊耷拉床两侧(似抱住床),医生站在患者前面,采用小弓字步。
第二步;采用拍法,从上到下拍个三五遍。空心掌。
第三步:手掌紧贴背部,腰部和腿部力量通过前臂到手帐上。力量要沉,要柔,要有渗透力。两个大拇指沿着夹脊穴从上到下匀速推进,不要速度太快。推到肚子都热了。使背部的皮肤随着手掌匀速移动。推到底部后,然后顺身体两侧返回。也可以采用捏脊法,掌平推法,拳推法等手法交替使用防止医生疲劳。
第四步,点穴,拇指揉动,每个穴位点两到三分钟。
禁忌:危重症病人,如高血压,心脏病,禁止用推背疗法,还有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包括对推背法排斥的病人。
医生指甲要光滑而短。可以采用精油润滑,或者滑石粉。
隔一日一次,十次一疗程。火罐要拔出水泡,需要水泡结疤正常后才能第二次治疗。
拔罐,玻璃火罐。95%的酒精。先把大椎穴,大椎下边再拔两个,再下面拔三个,共6个罐,1个2个3个品字型排列。。一般超过15分钟。也有半个小时起水泡。起罐之后,把水泡调破,然后酒精消毒。 夏秋交替时候做。
365建站会阴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癌,癌症性疼痛,治疗带状疱疹。背部腧穴尽量艾灸。
照海穴不管女性年龄大小,因其作用于子宫,不管月经量多少,情绪多有变动,故用照海。照海针感可以到大腿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