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阻肺的管理中逐渐受到关注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疾病预防 钱叶长主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的理论与实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阻肺的管理中逐渐受到关注,其通过整合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次采访邀请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钱叶长主任,深入探讨中医、西医对慢阻肺的认识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推动中西医结合在呼吸疾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专家简介

365建站

钱叶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医、西医是如何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钱叶长主任:西医认为,慢阻肺是一种气道炎症。有毒气体或有毒颗粒气流造成了气道的损伤,造成气道分泌物过多,气体的吸入或呼出出现阻塞。病因多为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或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状为咳、痰、喘。在治疗上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的药物是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化痰类药物、抗炎类药物。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氧疗、康复治疗、营养支持等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阻肺多属于“喘病”“肺胀”等范畴。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邪侵袭是发病的外在条件,正虚积损为其主要病机。正虚是指肺脾肾虚损,正虚不运,酿生痰瘀,痰瘀常互结成积,复愈损伤正气。正虚积损互为因果,终致肺之形气俱损,呈持续进展而恢复困难。

在辨证论治方面,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以及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应用中药调理脏腑、提高体质,应用针灸调节气血平衡。

在急性发作期,建议快速应用抗炎+扩张支气管等西医治疗以迅速缓解症状,在稳定期可以应用中医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危险因素,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进入急性发作期。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形成肺大疱,逐渐发展为肺气肿—进一步发展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上述(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患者,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钱叶长主任:对于此类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主要以出血为主要特征,治疗上,可以应用麻黄、生姜等药物以温肺化痰、宣肺平喘;在稳定期以扶正为主,如玉屏风、补肺汤等。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可以采取针灸针刺肺经、大椎、肺俞等。

按摩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化痰类药物等。此外,还可以给予氧疗提高氧合水平,肺康复、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稳定期如何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钱叶长主任:主要措施包括戒烟,以及避免二手烟,其次是避免有害粉尘或其他。如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做好防护。注重营养,避免过冷或过热的刺激,调整心理状态。

此外,规律用药也是慢阻肺稳定期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氧疗等非药物治疗。如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要给予氧疗;开展康复治疗,如慢跑等,提高心肺功能。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也是预防疾病急性发作的重要途径。患者还需要定期就医、规律接受肺部CT检查。中医在稳定期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方面有着较为明确的优势,如可以进行穴位贴敷等。

慢阻肺患者常伴有气道黏液高分泌,气道黏液高分泌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哪些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有效管理该表现?

365站群VIP

钱叶长主任:总体来看有4个影响:1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成了气道的堵塞,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2造成了肺功能的下降;3气道黏液的高分泌给患者带来极高的感染风险;4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面,西医可以应用化痰药物。但有患者表示药物应用效果不佳,这可能与单纯应用化痰药物,没有和支气管扩张药物配合使用有关。此外,此类患者气道还多存在炎症症状,建议应用一些抗炎药物。

中医主要建议应用清热化痰类药物,如鱼腥草、黄芪、冬虫夏草等。目前冬虫夏草应用的患者较多,该药可以入肺、肾二经,可以起到滋肺阴补肾阳的作用。还可以应用针灸、推拿,以及应用瑜伽球、盐水雾化湿化气道等生活方式调整的方法。



上一篇:儿童健康 21天脱胎换骨!八段锦带你唤醒身体自愈力    下一篇:疾病预防 脓疱型银屑病--渗湿解毒汤    


Powered by 健康资讯宝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