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论坛

有些人,会感觉上面口干口渴的厉害,但喝水吧,缓解不了,尿的又多。尤其中老年人最常见。其实这种情况,就是体内的水循环功能低下了,体内的水液得不到利用。《景岳全书》曰:“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进入到人体当中的水,只有在阳气的作用下才能化成津液,然后在肺的宣发肃降下,布散到我们人体周身。若阳气不足,阳不能将水变成水蒸气,那津液就不能疏布,也就是无法让津液到达全身。另外,水没有火的相助,变不成水蒸汽,那就会往下跑,不会往上走,毕竟水往低处流。所以水就老是从膀胱直接出来所以人体的津液必须要靠阳气才能上承到口中来。就如同烧水,想要湿润锅盖,那必须要水沸腾,而水沸腾必需要靠锅底阳火足。水蒸气遇到锅盖后,锅盖湿润,并受到锅盖的压迫,就会下降,下降时连水湿一起降,就能达到每一个角落。所以善治阴者,必善于用阳来化阴,此为阴随阳升也。所以口渴想要缓解,下面的阳气一定要足!才能将体内的水液变成有用的津液,否则就是一滩死水。而仲景的肾气芄,景岳的右归芄,就是此意呀,人称肾阳不足呀再一个:痰湿壅滞也会产生口渴的假象,但喝水又喝不多。如果误认为缺水,再喝的特别多,这水湿之气更加壅滞。这类口渴的患者,舌苔基本上都是腻的,或齿痕明显。一问肠胃,基本都是紊乱,有腹泻等情况。想要解决此类口渴,务必从气化入手,健脾祛湿的思路。水湿去了,津液上乘了,自然就不口渴了。所以这种你一上来先补阳补气,效果肯定不好。就不如一开始用二陈汤,或平胃散,先把湿给化了,化后再健脾,时间长了,不仅厚腻苔下去了,舌体也没那么胖了,这就是湿气去掉之后,又健了脾了,口渴的情况就不会明显了。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