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涉及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预包装食品禁用“零添加”等用语(民生一线)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申少铁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7日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标准体系中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过程规范、检验方法四大类标准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避免“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消费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的食品,除了生鲜,绝大部分都是预包装食品。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可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是食品的“身份证”。
新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行业生产和提升监管效能为目标,对食品标签的标示要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
“不添加”“零添加”真的就是什么都不添加,更加健康优质?比如一些饮料产品,食品标签上写着“不添加蔗糖”,但配料表中却含有果糖、果葡糖浆等,让消费者误认为产品中不含糖;有些含糖饮料声称“不添加甜味剂”以吸引消费者,却使消费者产生产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解。